游仙 李意期传奇

2022-04-28 11:24文章来源: 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字体:【    】 打印

一、农夫晚年得奇子  天纵英明秉赋异

西汉末年,蜀郡益州(今成都市)城西门外,一户姓李的人家守着三五亩菜地,住着一排茅屋艰难度日。这李家主人单名一个肆字,已近五旬,上有年近七十的老父、老母,他和妻子周氏育有三个女儿。

一天,李肆和老大老二俩女儿正在菜畦内拾掇菜苗,三女儿兴冲冲地跑来向李肆高喊:“爹,稳婆(接生婆)说妈妈为我们生了个弟弟,快回去呀!”

听闻喜讯,李肆赶忙放下手里的活计,带着三个女儿快步跑回家中,只听里屋传来一声声响亮的婴儿啼叫。李肆顾不得洗手擦汗,奔进里屋,从稳婆手里接过婴儿,高兴得大喊:“好呀!我李家终于有后了!”。

却说这李肆本人便是李家一棵独苗,虽然此前已育有三个女儿,但在那个时代,如无男嗣承祧香火,便是家中的大缺憾。李肆老父母亦为此事时感怅然。

如今上天眷顾,终于让他李肆在近知天命之年迎来儿子降生,李家上下自是欢喜万分,一边焚香告祖谢恩,一边杀鸡具黍款待稳婆,并请里正地保同乐。

席间,稳婆言说这孩子颇有异像,屁股上左右各有一太极图胎记,这一异相是她一生接生都没有见过的。李肆听了,频频向粗通文字的地保敬酒布菜,并请其为新生儿取名。地保哈哈一笑:“奇哉!奇哉!就把此子叫李意奇吧。”

自此以后,李氏全家上下对李意奇宠着、护着,唯恐有闪失。这李意奇也是天纵英明,自幼便表现不俗。垂髫之年,其他孩子都喜到田间地头捉虫爬树,戏水弄泥,而他总喜静坐观天,尤其是星空闪烁的夜晚,李意奇常常牵着大人的手到院里看天空星星的位置变化,指指点点,向大人提一些无法回答他的问题。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李意奇也一天一天在家人抚育下长大了。

二、石室求学遇良师  书院交友长学问

却说在东汉安帝、顺帝时期,当时盛行“谶纬之学”。这谶本是一种“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的宗教预言。术士们画一些符,名之曰“符命”,并在画的符图旁写一些文字来解析内容,预言社会现象或天象灾异变故,还有一些经学家甚至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对儒家经典中的《诗经》、《书经》、《礼记》、《乐经》、《易经》、《春秋》、《孝经》进行解说。到了汉章帝时,这种比附解经的书已有了七种,称为《七纬》,其传播谬说有超过儒家七经之势,搞乱了自孔学以来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局面。汉章帝于是召集天下博士通儒在白虎观辩论经纬异同,并将讨论成果编为《白虎通义》一书,成为集汉儒大成的代表作。

也是在这个时期,文翁来到益州城中,开创了石室书院,以《白虎通义》为基本教材,旁及当时社会上尚在流行的各派学说,课徒开坛,以兴蜀学,这就是石室讲学的开端。

在李意奇13岁那年,文翁在石室书院已招收了巴蜀两郡上百名生员,书院也办得十分兴旺。李肆从坊间听说了这事,他虽然不识一字,却很想把自己独生子李意奇培养成为有文化明事理的人才。于是托人向书院送去两担米,一头肥猪,请书院收下李意奇入学。书院山长文翁见李意奇虽然才十三岁,但长得奇伟长大,口齿伶俐,便收下了他。一同与李意奇入学的还有一个邛崃的严君平和来自涪县(今绵阳)的谯周等十多人。

入学以后,文翁觉得李意奇这个名字不够雅训,便把奇字改为其。所以,李意奇在石室书院的正式名字叫李意其。

文翁是汉代可与董仲舒齐名的大师型学者。他一方面赞成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但另一方面,他在书院也鼓励学员们也读儒家经典外的其他名家著作,兼收并蓄,因此,石院书院的学习风气是比较自由开放的。生员们在学习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对荀、墨、老庄等诸家学说多有涉猎,学术氛围十分浓郁,百家之学也很昌明。

李意其本来幼即聪慧,天资不凡,进入这样的书院,遇上这样胸怀博大而富有学识的好先生,又有严君平、谯周这样的好同窗,日日切磋,耳濡目染,学问大进。加之当时的许叔重(许慎)写成的《说文解字》也传到蜀郡,文翁也把它列入生员们的必读书目。李意其自然是如鱼得水,大大满足了他求知问学的上进心和好奇心。

平日里,李意其住在书院饱读《诗》、《书》、《易》、《礼》、《春秋》、《孝经》、《乐经》等正经,还大量旁涉《七纬》等异书,与严君平、谯周等一批学友辩难问道,有不明之处,勤叩文翁之门,文翁亦谆谆教诲,细与解说,李意其进步十分明显。

文翁讲学不主张学生读死书、死读书,他鼓励学生多动脚,多动脑,多观察天下大势。所以,每到春和景明、秋高气爽的时节,便要求学生访俗观风,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以广见闻、增阅历,丰富自身知识。由此,李意其在通览当时已有的占主导地位的儒家经典的基础上,又有机会结识了距都百里之外的大邑鹤鸣山的张天师(张道陵),为他尔后成为通古今之变的道家大学者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

三、鹤鸣山邂逅张道陵  得真传改名李意期

话说东汉晚期,汉室衰微,天下混乱。北方的张角、张梁、张宝兄弟在钜鹿(今河北平张一带)创立了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利用符水治病传教,秘密建立农民群众组织,十余年间聚众达数十万人,并传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公元184年),天下大吉”的预言,率众造反。虽然最后张角领导的三十六“方”黄巾军被镇压下去了,但其影响巨大,从根本上动摇了大一统的汉帝国的统治基础。也在这个时期,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本来在巴郡江州(今重庆市)作令长,也无心再作官了,带上他的弟子随从上了蜀郡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修道,并写成道书24篇,用符水咒法为当地百姓治病,几年时间,徒众就有几万人,张陵也被徒众称为张道陵,他要求入道者须交五斗米,所以外人又把张道陵在鹤鸣山所创道派叫“五斗米道”。到了末期,张道陵的孙子张鲁据汉中建立政权近三十年,是政教合一的政权。张鲁后来归降曹魏。张角兄弟的太平道已在起义失败后被严格禁止了,而张道陵的“五斗米道”却可以公开传播。其后,张鲁的儿子,也是张道陵的第四代孙子张盛移居江西龙虎山传道。张道陵就被尊奉为“掌教”和“正一天师”。所以“五斗米道”以后才被称为天师道,并且最终总领天下道教,当然这又是后话了。

李意其在石室书院学习了八年后的一个春天里,他和严君平、谯周等三五同窗计划外出远脚踏青访胜。他们也早耳闻了鹤鸣山张陵传道之事,于是趁着春和景明,相约出成都西门去鹤鸣山拜访张陵。

晓行夜宿,他们经过两天跋涉终于到了大邑鹤鸣山。他们先在山下向当地百姓问讯张陵行踪,一入道的老者告诉他们张陵前数日已外出访友,尚未还山,需再等几天才归。几人便在这老道友家中住下等候张陵。其间,老道友把张天师所著24篇道书的事简单向李意其他们作了些介绍,并把张天师创制的道家的仪轨制度,特别是张天师奉为经典的老子五千言《道德经》的精彩内容,用张天师特有的向道众传播的方式作了演示。李意其一行听了后,眼前仿佛又打开一扇通往另一神奇世界的大门。

在山下住了几日后,老道友告诉李意其,张天师已返回山上。在老道友引领下,李意其一行上到山中,但见茅屋数间,一挽髻老者鹤发童颜,正在屋旁树下蒲团上静坐养神。过了一个多时辰,老者静坐毕,意其一行趋前行礼,自称石室书院生徒慕名前来拜谒道长,张天师将他们延进茅庵,寒暄叙话。李意其一行便在山上住下。

张天师见这几位青年谈吐不凡,胸中各有锦绣,便有意延纳,遂将自己所著的24篇道书向他们逐一展示,认真向他们演绎了老子的《道德经》,并兼及黄帝“无为”、“虚静”等观念,提倡“节赋敛、毋夺民时”等治世主张。

张道陵所著道书《法经》里的《四度篇》中说,万事万物发展都有“度”,人的行动符合“度”,就会合于“天道”,这也叫“天当”。“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李(理)也。”“过即失当,天将降央(殃)”张道陵并特别向他们讲说“不循天常,不节民力,周迁而无功”(《经法·约论篇》)的道理。这一大通理论,是李意其他们在书院未曾听说过的,所以感到十分新奇鲜活。其实,这套理论就是后来形成“黄老学派”的理论基础。

在山中住了约半月之后,谯周和严君平他们有下山返城之意。李意其却执意留下来继续向张道陵问道求学,遂与谯、严挥别。他独自在鹤鸣山长驻下来,随侍张道陵左右。

再后来,谯周返回书院结束了学业,回到老家涪县,在延贤山(今绵阳南山)创办了延贤书院传播文翁学问,他的一个著名学生,果州(今南充市)人陈寿最有出息,后来写成《三国志》一书,就记载了老师与李意其一同求学游历的史实,《三国志》也成为中华正史之一,而严君平在结束石室学业后,便在成都住下,一生半儒半道,成为蜀地名流、大学问家,至今,成都还有一条君平街,取名就是为了纪念他的。

李意其在鹤鸣山从张道陵处受教日多,得益匪浅。他不仅谙熟了张道陵的24篇道书内容,以及五斗米道(天师道)初期的各项仪轨制度,对通过观天象、识地理预测未业的吉凶、休咎等一整套学问也全盘继承下来。

在他过了三十岁后,已在鹤鸣山中修炼十多年了,张道陵也垂垂老矣。一天,张天师对李意其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蜀地也不是我久留之地,我将他去。你也可以另去别处传道布教以利天下苍生。为师无物以赠,将你名字意其改为意期,望你谨遵道训,期以扬名天下后世也。

就这样,农家娃李意奇三变其名,最终留名后世的大名就成了李意期。

四、师熸白帝先知败  贼度阴平早避藏

汉献帝建安16年(公元211年),李意期与师尊张道陵作别。老师嘱咐宜去成都西北方,他便下了鹤鸣山顺金牛道漫游到涪县。他来到县城北面,寻觅到一处绝佳福地。此地“不及天池十里,其左迤三台山以降于原,若虬龙之见于田;鸾鹤之集于泽,左有青龙山,右有老龙山,于是结茅为庐,住下来修行。

平日里,李意期常与乡人往来,沿芙蓉溪上下漫游访胜,见乡人有病,则画符念咒,为他们祛病疗疾。一天,他漫游到溪北宝盖峰下雷溪边,见一山洞奇诡,洞左有虬龙(石龙)俯首望溪,洞右有玄武(石乌龟)引颈赴水,便扩洞为室,名之曰“冷源洞”(即今富乐山公园中富乐堂侧的冷源洞)。除在茅庵栖身外,李意期也常在冷源洞中修行布道,他曾在与人布道中预言:汉室气数将尽,尔后天下必定三分。

十年之后,果然,先是北边的曹魏废汉,文帝曹丕自立了魏国,改元黄初;相继,西边的昭烈帝刘备在成都建立了蜀国,改元章武;大帝孙权在东南边的建业(今南京)建立了吴国,改元黄武。天下遂分为魏、蜀、吴三国,刘氏皇统终归殒灭,应验了李意期天下三分的重大预言。

李意期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神奇预测越来越神,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时人都说他是“神仙人“,从下边两个小故事中更可窥其端倪:

章武三年,蜀国昭烈帝刘备准备顺江东下,带10万大军攻伐东吴孙权。行前,刘备专门派他的一个著名智囊秦宓到涪县,最后在冷源洞里见到李意期,送上皇帝刘备的礼物,启问李意期,皇帝将伐吴,此去胜败如何?李意期捋须笑而不答,携着秦宓的手来到洞外的芙蓉溪旁仙人桥边,从袖中取出了一幅画在黄织绢上的符图。只见画上一艘船载着粮草在水上飘弋,船首向东南,但船上插的令旗却又逆势向北飘舞。他还在符图上写了两句谶语:“东不东、北非北,身至白帝天将黑。”李意期将符图交给秦宓。秦宓看了,不解其意,也不便多问,便携此符谶回成都向刘备复命。

再后来,刘备率军伐吴,被东吴陆逊打败,逃到白帝城,又气又急,一病不起。在白帝城将儿子阿斗托付丞相军师诸葛亮就死去了。阿斗刘禅扶柩回到成都,继了皇帝位,叫后主,刘后主在成都南门外择地葬了刘备,并建立了祠堂祭祀,后来这个祠堂又被改名为武侯祠,成了成都今天市内一个著名旅游景点。

当然,我们现在回头看李意期画给刘备的符谶,就自然明白了,他通过这幅符谶预言了刘备伐吴将会失败,身死白帝城(身至白帝天将黑)的意思了。

自此以后,李意期的盛名还传到中原,连曹魏上下也知道蜀中仙人李意期有非凡的特殊本领。蜀汉炎兴元年(公元263年),魏元帝曹奂派大将军邓艾率军伐蜀,准备灭蜀后把神仙人李意期请到魏国去辅佐曹魏建立大一统帝国。

邓艾从阴平古道潜行入蜀,顺涪江而下。军至涪县,蜀主已知国运将难逆转,便投降了魏国,蜀国也就此灭亡了。邓艾灭蜀后派人四处寻找李意期而不得。

原来,李意期早知邓艾有此企图,他作为蜀人也绝不愿去辅佐敌国做高官。他曾与人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刘备乃皇室正嗣,我尚不能帮助到他;曹氏挟天子以令诸侯,帝业岂能长久?因此,在邓艾还未过阴平时,李意期就从冷源洞出发,云游天下去了。他最终落脚何处,由于年代久远,已不可考了。

不过,后人为了纪念李意期,将他结茅为庐的老龙山下修行地改建了游仙观,历经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直至民国初年,还曾多次修葺过。其另一栖身布道之所冷源洞至今也香火不绝。

李意期这个游仙人还在这片土地上留下很多神奇的传说轶事,至今人们仍然口口相传。

最后,我们以一道诗来为李意期的传奇作结:

意期仙迹剩云房,两度来游历上方。

半岭松篁生晚籁,一川烟水湿斜阳。

师熸白帝先知败,贼度阴平早避藏。

廊下碑碣相对语,碧霄无路远苍苍。

附:李意期与“一碗水”和“仙人桥”的故事 

(搜集整理者:绵阳西蜀诗书画研究院院长 常代洪)

听老辈人说,汉代高人李意期在隐居富乐山时,常游历于芙蓉溪两岸,并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善事。

当年芙蓉溪上无桥,溪左百姓进城极为不便,李意期深悯百姓困苦。一天,他从背囊中取出纸笔,画出一桥,扬手掷向芙蓉溪上,浮标上顿起一座石桥,沿岸民众感激涕零,向他跪拜,高呼:“仙人!仙人!”。后来,这座桥便因而得名“仙人桥”了。

又一日,李意期外出访友,于芙蓉溪边见到一躺倒怀抱孩童的妇人,面黄肌瘦,已奄奄一息,状极渴饿。李意期伸手向溪边山岩一指,山岩缝中便渗出一股清泉。李意期即从怀中取出一碗,盛满泉水,灌入母子口中,母子俩顿时醒来,精神倍增,有如常人。此事传开后,凡路过者无不争饮此泉水。凡饮水者,每人接水一碗后,泉水便停,不再渗出。

从此,这“一碗水”便远近闻名了。后有乡民在泉边修建庙宇,命名为“一碗水”,以此纪念这位游踪不定的仙人。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