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寺摩崖造像

2024-01-26 13:26文章来源: 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字体:【    】 打印

 

碧水寺造像分布在寺内凸出的巨石上,巨石东西长约10米,南北宽约8米,高约2.3米,壁面共有佛教造像18龛,其中南壁二龛,即1号、2号龛,西壁16龛,即3至18号龛。另有金刚经一方。龛皆为圆拱形,龛内造像大多为三尊或五尊。因年代久远,大部分造像风化剥蚀严重,面貌不清,仅1、4、5、16号龛和金刚经保存较为完好。

1号龛,位于南壁左端。龛高盒高1.44米,宽1.66米,造像五尊, 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佛为阿弥陀佛, 坐于方座上, 高1.08米,头饰螺髻, 双耳环垂肩, 面容丰满, 神态安详,嘴角略带笑意。穿斜襟衫, 袒右胸, 腰系带, 外穿通肩大袍。右手断, 手印不明, 左手平放于膝上。佛右侧为观音, 头戴冠, 自肩部垂下的璎珞交叉于腹前;右臂上举尘尾,左手持净瓶。

佛左侧为大势至, 形同观音, 唯右手下垂, 执一物。以上三像近似圆雕。至于二弟子则皆为浮雕, 右者袖手; 左者拱手。

4号龛,位于西壁左侧,高0.97米,宽0.71米。分造像和基座两部分。造像五尊, 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主像为阿弥陀佛, 高0.40米, 结跏趺坐于仰瓣莲座上, 头后刻宝珠光,头有螺髻,耳环垂肩,袒右胸, 身穿通肩大袍, 右手施无畏印, 左手放于膝上, 握牟尼珠。佛左侧立大势至, 高0.42米, 头戴冠,左手上举一物,右手握一物放于腰际,璎珞满布其身, 余者不清;佛右侧立观音, 高0.44米, 头戴冠,耳饰环垂肩, 袒胸,璎珞自肩部下垂于大腿, 左手持净瓶,右手残缺。二弟子分别立于观音、大势至佛之间,一两耳垂肩,穿通肩袈裟,拱手;另一为袖手。佛座下为须弥座,须弥座两旁刻卷草纹饰,上托两莲瓣,分别立观音和大势至;须弥座两旁刻有雄狮各一尊。

5号龛,高1.75米,宽1.52米,是碧水寺摩崖造像中龛最大、造像数目最多的,龛内造像共四十四尊,分主像、群像两部分。

主像为一佛、二菩萨共三尊。佛居中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高0.57米,头有螺髻,面目风化不清,其后有车轮形背光。佛左右立胁侍菩萨:右者头顶因风化截掉一部分,头后有轮光,残高0.45米,面目依稀可辨,神态安详,袒胸露腹,下着长裙,右手残缺,左手执拐杖,赤足立于莲台。左者头部残缺,高0.5米,头后有轮光,戴臂钏,右手执长串佛珠。群像四十一尊,分六层布置,群像从上至下,一层十尊,二层四尊,三层六尊,四层八尊,五层八尊,六层残存五尊。龛底部少数几尊造像为泥塑,大概是后世因其风化脱落而补塑。该龛造像众多,神态生动,姿势各异,或立、或坐、或交足、或结跏,多数戴有臂钏。龛楣刻有璎珞、莲花的垂幔天盖,并残存鎏金痕迹。

16号龛,高0.92米,宽0.68米,进深0.15米,造像五尊,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立像为阿弥陀佛,结跏趺坐于莲台,头后刻宝珠光,头着螺髻,外着通肩大袍,腰系带。右手残,左手放于膝,左右二胁侍头后刻宝珠光,胸前满饰璎珞。二弟子皆光头,头后刻轮光,着广袖通肩袈裟。

金刚经位于5号龛右侧,为长方形壁面,高1.24米,宽2.7米,其上刻有线格,格内为金刚经文,楷书,全文约四千余字。《绵阳县志》称谓:“金刚经十二品”。整部经刻字体方整,部分漫漶不清。

值得一提的是,大殿内有一尊唐代的观音立像,据民国版《绵阳县志》:“门前石佛一尊高丈余,系从开元寺(注:旧址在今太极绵阳制药厂内)废址锄来舁此供养。按:《旧志》称‘开元寺右有水阁院,背刻岩石肖像及金刚经,里人建小阁护之’即此。其与开元寺中崖刻之金像及金刚经为正观时同造可知。’”造像系两石从腰间拼合镌刻,高3.2米,眼微合,耳环垂肩,头戴华蔓冠,璎珞从肩部下垂至膝,自两边绕于身后,袒右胸,着长裙,斜披袈裟,束腰带。其面部丰润,神态安祥,为不可多得的唐代石雕珍品。

2013年,国务院碧水寺摩崖造像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