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在哪干”“怎么干”“常态干” 游仙区推动文明实践接地气可持续有活力

2023-11-21 10:07文章来源: 中共绵阳市游仙区委宣传部
字体:【    】 打印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龙头工程”,聚焦阵地盘活、活动开展、机制建设,有效解决了文明实践“在哪干”“怎么干”“常态干”的问题,全覆盖推动和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发展,实现文明实践接地气、可持续、有活力。

一、强化阵地盘活,解决文明实践“在哪干”的问题

一是优化提升全域实体阵地。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市民学校、家长学校等阵地资源,初步建立功能完备的“15分钟服务圈”。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1个区中心、12个所、172个站,拓展建设376个点,实现“四级组织”全覆盖及“五有”目标,各所(站)均配备2-3名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文明实践日常工作。二是创新拓展线上新型阵地。在“直播游仙”APP上开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专栏,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优化“点单-接单-派单-评单”的志愿服务流程,为群众提供各类志愿服务达12000余人次,好评率达90%以上。创新开办线上新时代文明实践直播大讲堂,2021年至今已举办34期,互动达260余万人次。三是升级打造文明实践广场及教育基地。整合市科技馆、娱乐风洞等资源,建成全市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涵盖思想政治引领、传播党的声音、宣传优秀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提供关爱服务等多种功能,目前,已开展文明实践主题活动200余场次,吸引群众6000余人次;在盐泉镇(状元苏易简故里)成功打造全市首个“绵阳市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教育基地”。

二、创新活动开展,解决文明实践“怎么干”的问题

一是以传播党的声音为重点开展“八传八讲”。组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搭台,每年创新方式开展“八传八讲”(传思想,讲最新理论;传“三观”,讲励志故事;传政策,讲典型案例;传文明,讲中华文化;传知识,讲先进科技;传健康,讲优秀习惯;传仁爱,讲敬老爱亲;传生态,讲绿色低碳)活动30余场,参与群众近10万人次。二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孵化特色项目。连续两年开展游仙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投大赛暨“双晒双评”展示交流活动,孵化特色志愿服务项目42个、补助孵化资金43.6万元。其中,“邻聚力”志愿服务项目、“枧·爱”志愿服务队、新桥社区被评为绵阳市十佳志愿服务项目(组织、社区),市民敬雪梅被评为绵阳市十佳志愿者。

三、抓实机制建设,解决文明实践“常态干”的问题

一是建好重点领域志愿服务队伍。组建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10支重点领域志愿服务队伍。注重发挥本地文化人才、道德模范、公益热心人士等头雁作用,发展各类特色志愿服务队伍700余支、注册志愿者9.9余万人。二是建立挂点联系督导机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宣传思想、党委意识形态、各类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目标考核,区级领导、文明委成员单位挂点联系各基层所(站),督导建设及活动开展情况。每年开展至少1次工作量化评估。三是建塑道德模范引领效应。持续开展“四大联创”活动,大力选树培育各类道德模范典型,做好宣传、礼遇、帮扶等后续工作,推动全社会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近年来,获选中国好人1人,四川好人6人,四川省新时代好少年1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1个、省级文明村镇1个,省级最佳文明单位2个。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