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游仙区工业和信息化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2022-11-02 11:13文章来源: 工业和信息化局
字体:【    】 打印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经信局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贯彻落实区委六届次党代会部署,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圈建设,围绕3+3”产业布局,扎实推进园区建设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区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21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实现总产值445亿元,同比增长8%,预计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预计完成工业投资72.8亿元,同比增长11%,预计技改投资54.6亿元,同比增39%。预计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7户,规模工业企业总数达135户。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狠抓运行监控,工业经济运行平稳一是认真做好全年工业经济目标任务制定工作。认真梳理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现状,每月提前测算月度工业总产值完成计划,并落实到园区、镇和企业,并加大上下衔接、沟通和指导力度,全力继续保持工业经济稳定增长。二是认真做好辖区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产品价格波动情况,重点企业、产业波动情况、停产半停产企业和亏损企业的监控工作保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三是认真做好工业经济调查研究工作。经常深入园区、镇乡和重点企业,了解掌握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狠抓项目建设,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一是针对在库项目不足问题,积极主动全程跟进项目入库情况,对相关工业的项目及时对接业主单位入库为工业投资,如协调总投资1.4亿的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工业园区配套用水项目以工业投资编码提交入库资料。二是全力推进30余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激光产业基地、核医疗健康产业园、高达科技、五洲新春等项目有序推进。三是对全区2021年重点工业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并联合园区、乡镇对所辖工业项目进行核实,形成月报制度报送项目进度及困难。2021年,我区实施工业项目42个,总投资407.2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77.51余亿元,包含在建项目28个,新开工项目14个。四是狠抓转型创新。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淘汰落后工艺和技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实力,全区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已达到34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2个。积极搭建政府主导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平台,已建成科技孵化器2个(创智梦工场和游仙科技孵化中心),融合孵化平台1个。

(三)狠抓园区建设,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一是积极推动核医药健康产业园及激光产业园的建设。核医疗健康产业园医用同位素生产基地项目、质子医疗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地块场平已完成,并已移交中广核技公司进行地勘、设计等后续工作;边坡支护完成约70%。园区经一路JK0+220至JK0+580段的路基换填部分开挖已完成。激光产业园项目目前已入驻四川迪派锐(游仙)移动式DR检测系统产业化项目、久利电子(游仙)井下智能控制系统项目、久利科技(游仙)先进光机电设备生产制造项目。园区已完成4号地块桩基施工,5号6号地块厂房建设有序推进中。二是紧紧围绕电子信息、先进材料、智能装备三大支柱产业和核技术应用、激光技术应用、航空与燃机三大新兴产业“3+3”工业布局,积极梳理六大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开展链长制、建链强链补链等工作。1-11月,全区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28.4亿元,先进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35亿元,智能装备实现产值67.4亿元,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230.8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5.6%。

着力数字经济,支撑体系不断完善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游仙城区及乡镇家庭用户具备100M光纤宽带接入能力,FTTH覆盖率已达到100%;目前全区4G基站2200个,4G网络达到全覆盖5G本年度已新增竣工300余个点位,实现游仙区城区、主要道路、工业园区、高校园区、旅游风景区及部分重点乡镇的全面覆盖二是推进产业数字化组织开展全市工业企业数字化建设及工控安全情况调研,切实掌握工业企业数字化建设和工控安全现状。以信息网络、信息技术服务、电子物联网、智慧家庭、网络通信、信息安全、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领域产业为发展目标加快高性能连接器等新型元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全面推动四川移柯物联网智慧产业园兴事发集团年产15万樘智能家居自动生产线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支持嘉泰工业设计、杰邦科技、兴事发门窗等企业通过客户体验中心、在线设计中心和大数据挖掘等方式开展定制化服务;推动湖山电器应用互联网平台和系统软件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实施智能装备和产品项目建设。

着力生态文明,企业治理卓有成效。一是认真开展散乱污治理“回头看”活动,强化动态清零不定期和区环保局一道开展随机暗访、抽查,联合辖区、乡镇进行日常排查;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间断。严格按照《绵阳市经信系统2021年臭氧污染防控工作方案》,加强工业行业系统监管。严格落实全市4-910:00-18:00错峰错时生产要求,督导重点工业企业制定错峰错时生产方案。督促印刷包装企业调整生产计划安排,适量开展夜间作业;是坚决淘汰不符合政策的工业窑炉。全面摸排工业企业窑炉情况,制定淘汰计划。认真核查燃煤小锅炉,防止死灰复燃

(六)提升服务能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一是建立建立重点企业专班制度。组建4亿元以上企业工作专班20个,帮助支持龙头工业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统筹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扩产上量、提档升级、健康发展问题化解坚决彻底。二是实行问题台账销号制。先后协调解决久红农业配套设施不足、六里公司拖欠工程款、兴事发等绿卡企业子女入学、企业融资贷款等问题30余项,目前跟踪在办4项。三是努力化解融资难问题。为通力电梯、燊达机械等11家企业协调贷款约1.58亿元,为川金机械、中科国兴、美艺包装等5户办理应急转贷资金3300万元,为中科西奥、兴事发等13户企业协调办理还贷延期约2.3亿元;通过社会平台,为怀仁药业、万欣测控等7户企业流动资金融资约2030万元,切实缓解企业资金难题。按时拨付飞腾、旭博等5户企业2020年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专项资金共计95,现已全部拨付到位;四是做好四川省民营经济综合服务平台试点工作。分类搜集汇总中央、省、市、区各类综合性政策、税费优惠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等9大类共计150余政策文件,并按要求全部上传平台;组织我区一二三产企业完成四川省民营经济综合服务平台网站和微信注册,已注册民营企业900余户。政策上传数和企业注册数均位居全省试点市区第一位。向上争取成效明显。组织48户企业及项目分别申报各类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全年完成对上争取资金5500余万元

狠抓发展规划,发展思路重点清晰。聘请专业机构,实地走访调研,客观分析“十三五”期间游仙工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优势和短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面临的机遇,制定了未来五年工业发展指导思想、发展重点、空间布局、保障措施等。明确未来五年游仙工业工作要深度参与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力实施产业能级提升、创新驱动转化、绿色安全发展、品牌创建、工业和信息化融合和要素保障等六大重点工程,着力推动产业高端化、集群化、绿色化转型,依托3+3产业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国防科技工业,构建国防科技工业产业体系,依托“一江(沿涪江)一带(绵梓),聚力发展以新技术广泛应用、“两化”深度融合、产业链互联集成和产业集群布局优化为重要支撑特色产业集群。2025年,努力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以上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年均增速10%以上3+3”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特色明显、总体协调的区域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园区产业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释放,持续推进产城一体、园城一体,推动游仙高新区高质量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争创国家级国防科工制造示范区。工业综合竞争力迈入全省领先行列

()强化责任担当,重点单项有序推进。一是扎实开展经信系统项目治理,项目整改有序推进。全面完成中央、省、市三级项目资金清理。涉及中央、省级、市级资金项目274个,涉及项目资金共计16692.6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项目7个,资金额度2556.50万元;省级资金项目103个,资金额度11149万元,市级资金项目164个,资金额度2987.10万元。对照排查出的问题台账,落实责任,限时整改。截至目前,涉及22个待整改项目,已有16个项目已整改完毕,整改完成率73%二是狠抓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指导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管理,保证全年工业领域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三是重点项目涉企拆迁有序推进。专项工程启动了游仙街道3456区块的7家企业前期工作,3户企业进入评估阶段,4户企业正在进行测绘数据核实 四是切实抓好散乱污企业整治巩固工作。进一步巩固全区165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成果,同时加大散乱污企业的排查整治力度,开展随机暗访、抽查,联合辖区、乡镇进行日常排查强化动态清零;五是加强重污染天气期间巡查。组织企业进行错时错峰生产,督导82家重点工业企业制定错峰错时生产方案,有效减少管控时段内VOCsNOx排放。全面完成落后产能淘汰任务。根据全市推动淘汰落后产能退出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开展落后产能退出工作。全面摸排工业企业窑炉情况,制定淘汰计划。对列入计划的青苹科技、玉河生态等5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进行了改造升级或淘汰;七是加强林区输配电森林防火隐患排查。抓好林区输配电森林防火宣传及检查,督促区电力部门及时化解树线矛盾,清理林下可燃物,杜绝火灾隐患

)突出政治引领队伍建设不断强化一是严格落实工作责任。每季度召开1次党建工作会议,把党建工作与工业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切实做到了党建工作年初有计划、季度有检查年末有总结。二是不断加强自身理论知识建设。坚持每周三夜学,集中学习党纪法规、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省、市、区重要文件精神。组织开展“重走长征路启航新征程”和“红色记忆代代传,革命精神永不忘”两次党史学习教育异地教学活动三是持续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实践活动,党员示范岗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增强服务意识,立足于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支持企业发展。四是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到位。严格党的“三会一课”制度。五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制定《2021年度党组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2021年度中心组学习计划》《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领导小组》等明确工作目标、落实责任主体,年在党组会上分析研判、部署意识形态工作4次,中心组学习7次。

虽然我区工业经济总体呈现出平稳增长局面,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产业支撑能力不强、科研资源转化不足、质量效益不优、稳增长压力大等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特色亮点工作:

(一)工业企业升规培育成效显著:对全区小微工业企业进行排查,扎实推进小微企业培育,共申报升规22户,前期已入库5户,已通过省市审核7户,待省市审核10户。预计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的275%,到年底,在库规上企业确保135户以上。

(二)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淘汰落后工艺和技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实力,全年技改投入达到54亿元,同比增长39%全区规上工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达到90%,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已达到34个。

    (三)为企业办实事成效斐然:一是组建4亿元工业企业专班20个,各专班主动深入企业靠前服务,切实掌握企业诉求,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反映的问题实行台账销号制,目前,收集到38个问题,雅化集团土地拆迁款、粮油集团土地办证等8个问题已销号其余30个问题有序推进,其中,东材科技、粮油购销、豪意木业、开元磁材等企业诉求取得阶段性成效。二是努力解决企业融资困难。全年为企业协调贷款、应急转贷、还贷延期超4亿元。三是积极为企业对上争取各类发展专项资金5500余万元。

(四)重点专项工程涉企拆迁取得进展:由我局牵头、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配合,负责在2022年6月前完成某专项工程集体土地上39户企业拆迁工作,一是组建涉企拆迁工作组。与农业局、商务局召开碰头会,抽调相关人员成立企业拆迁工作组,明确了一产、二产、三产的拆迁工作人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二是进行政策培训。组织工作组成员集中学习《四川省征地和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等省市区 拆迁政策文件,熟悉标准及要求。三是开展调查摸底。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产业属性,对拆迁范围的一产、二产、三产企业进行摸排调查,截至目前,我局按照第三方评估公司出具的评估价值意见书已与8户企业达成初步补偿意见、签订拆迁协议,目前已拆除。另有8户进入测绘评估阶段。

四、2021年工作重点

2022年,区工信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游仙”这一总体取向,大力实施“制造升级”战略,扎实开展“项目建设、作风能力”攻坚,与时俱进、奋勇争先,努力建设先进制造高地。重点将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聚焦产业能级提升围绕游仙区制造业持续推进产业能级提升,抓好优势产业企业补链强链。一方面,突出抓好存量扩张。巩固延伸先进材料、电子信息、智能装备三大支柱产业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中的中坚作用,组织参与制造业强链补链行动,做强长板优势,补齐短板弱项,打造新兴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强力推进增量招引。依托优势产业基础,以强招强,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把市场主体培育作为促进工业转型、产业能级提升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培育培育核技术应用、激光技术应用、航空与燃机三大新兴产业链龙头企业。

(二)聚焦创新驱动转化切实落实游仙区更大力度支持工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条政策,鼓励企业开核心技术攻关行动。鼓励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方面加大投入,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专业研发机构,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培育能够引领区域重要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龙头企业,扶持创新活力旺盛、成长潜力大的中小企业,鼓励中小微企业主动融入龙头企业供应链,推动“纵向”上下游企业衔接和“横向”配套的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格局。支持企业创建国、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

(三)聚焦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强化区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整合资源、强化服务,加快推进核医疗健康产业基地、激光产业基地、东材科技(绵阳)技改扩能与搬迁项目等重大项目实施。

(四)聚焦工业和信息化融合。以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为核心,推进5G+工业互联网建设,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动发展方式由简单粗放向信息化、数字化迈进

(五)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加强各类要素保障,持续改善投资创业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升营商环境水平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