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枧镇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

2023-01-13 10:18文章来源: 小枧镇
字体:【    】 打印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全镇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势头良好,全镇全年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3亿,财税入库6000万,1-12月实现社消零总额6137万元区委、区政府下达各项经济指标任务全面完成镇党委政府先后获得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先进单位、创建省级生态县工作先进单位、武装工作先进单位、基层协商民主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更高质量“五个游仙”先进集体等荣誉。小枧社工站被评为全省优秀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小枧“枧·爱”志愿服务队在2022年荣获“绵阳市十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

2022年工作总结

一、逗硬落实工作举措,筑牢了疫情防控常态化防线。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实施联防联控,有效阻止了疫情传播。一是扎实做好风险人员摸排。全镇共摸排境外返乡人员70人,中高风险返乡人员5000人,风险人员排查42000人,集中隔离550人,闭环管理600人。建立了境外人员台账、中高风险人员台账、返乡人员台账、外来人员四本台账,将境外、中高风险人员纳入村(居)管理,并录入绵阳市新冠肺炎监管系统,确保境外人员、中高风险人员不脱管失控。二是扎实做好重点场所管控。加大对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等人员聚集场所的日常检查力度,督导业主严格落实防控措施,责令关门停业整改6家。组织志愿者开展防疫宣传、测体温等志愿服务10000人次,引导全镇群众增强防疫意识。三是扎实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今年我镇疫苗接种25323针剂,其中加强22759针剂。四是扎实做好应急处置。全镇共落实全员核酸采集点17个,集中隔离点2个,应急处置队伍、人员、物资等要素保障进一步完善。“4.10”“9.29”“10.21”等疫情发生后,全镇第一时间启动了防控应急处置预案,成功阻断了疫情扩散。

二、坚持不懈破解难题,项目工作扎实推进。全面完成了太极地块拆迁交地工作。二是继续推进河沟、利民、思源社区整体拆迁,完成了利民社区停车场、东二路、东路项目的拆迁交地工作。三是大力推进城南新区扫尾拆迁,全面完成了城南新区J地块的交地任务。四是G108线拆迁工作有序推进,一环路五星村段集中安置点群众开始进场建房。五是维护好施工秩序,油坊河、惠泽堰的景观提升工程、朗诗、绵州水郡、阳光城、妇幼保健院等在建项目加快推进完成旧城改造全面摸底测量工作,制定初步拆迁工作方案,并配合富乐公司完成建设方案。

三、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推动城乡均衡发展。一是启动乡村规划编制工作,遇仙村、洪垭村规划通过市上专家评审会。大力推进山湾农庄建设大林湾”山湾农庄冷链仓储设施、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带动周边群众就业800余人川菜种业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正全力争创省3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市农科院科研流转土地500余亩,科研基地征地拆迁工作全面完成。发动群众和相关园区建设,建成蔬菜制种及特色蔬菜种植5000余亩。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完成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整治撂荒地200亩,新建道路3公里。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环境、风貌进一步提升。五是完成小枧镇农村片区人居环境提升方案,为种业小枧建设打下良好基层。

四、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探索推行“社保贷”,妥善解决省道205绕城改线660名失地群众的社保安置问题。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不断巩固脱贫实效。城乡环境综合提质工作三年行动,开展微光行动、最美场镇建设、小小环保卫士等环境整治类社工项目7个,动员志愿者1300余人次参与此项行动。坚持日常救助与节日帮困相结合不断完善社会救助机制。组织实施“全民健康配送到家”“一老一小,幸福拾光”等为老服务项目,居家养老、爱助小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广泛开展,极大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持续推进“枧·爱”社工站、未保“双站双体系”融合建设发展。

五、逗硬落实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良好。一是制定《小枧镇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等相关文件,并与全镇17个村(社区)及机关各部门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真正做到安全责任层层分解,安全职责人人明确。二是严格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食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共开展集中检查25余次,专项联合检查10次。特别是在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等节假日期间对全镇安全生产实行重点监控,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和督查力度,进一步遏制了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三是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共开展各类隐患排查6次,发现安全隐患30余处,已责令相关单位按时按期整改,部分短期内无法整改的,均已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负责监管。

六、强化党的建设,不断强思想、夯基础。一是加强政治建设。认真组织传达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区委党代会重要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召开专题会议23次,开展各类宣讲36次。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20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开展细胞建设。在已成立的64个社团中,成立1个社工站党总支、17个社工室党支部、5个功能型党支部,服务辖区群众3万余人次全面依法行政。将法治政府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启动“八五”普法宣传,全面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法律顾问制度,政府决策更加科学透明。深化政务公开。及时更新政务网站信息127条,及时回复群众来信58件。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人大提案办结率、媒体曝光问题整改率100%。严抓作风建设。坚持在拆迁安置、维稳处突等急难险重工作中淬炼和检验干部镇村干部抓落实能力不断提高。

同时,综治、民族宗教、退役军人服务、残联、老龄、档案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新的成绩。镇村建制调整“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等多项工作作为市区现场点,通过了国家和省市的考评。

 

2023年工作计划

一、以城市新区建设为主线,全力推进辖区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城南新区扫尾拆迁和交地工作,持续推进富乐二小、二中、妇幼保健院后期3条规划道路建设维护好绵州水郡、朗诗、中金龙翔、阳光城、华宇、金科等房产项目施工秩序做好河沟、思源社区拆迁工作,东风小区统建房分配工作、山地公园、东山运动公园二、三期等工程有序推进国108、省道416拆迁建设工作,力争年内开始道路建设启动场镇核心区改造提升工程,提升城南整体品质。加快推进太极搬迁项目入场和航空与燃机产业园规划落地。

、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大力支持川西北野生动物园、太乙仙山植物园等农旅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品牌影响力。加大柑橘基地、川菜硅谷、农科院等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力度,做强做大农业产业。继续推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进度,确保2023年内完成科研中心和畜禽研发中心工程建设。统筹好乡村物流网、电网、水网、路网等基础设施项目,补齐农业发展短板。持续抓好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坚守粮食安全底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质行动。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施新一轮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计划,坚决打赢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做好散乱污企业建筑工地等扬尘、噪音污染源的排查整治,持续做好秸秆禁烧和鞭炮禁放,严防大气污染。压实河长制工作责任,继续排查整治农村黑臭水体,加快推进紫阳片区和小枧场镇雨污水管网改造升级,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引导群众开展垃圾分类,健全农村垃圾清运机制,系统整治农业面源和固废污染,打好净土保卫战。全力做好第二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确保整改问题不反弹。

四、聚焦改善民生福祉打造民生发展新格局坚持问题导向,妥善处理拆迁款支付、社保安置和住房安置等拆迁遗留问题,增强群众获得感。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切实帮助返乡人员就业创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促进困难人员就业。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全面强化基本民生保障。精准开发社工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不断完善文化体育设施设备,实施健康向上的文艺项目,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五、守牢安全生产红线,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格落实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措施不断完善重大疫情响应处置机制,提高疫情防控应急能力。加强疫苗接种宣传,做到“应接尽接”,构筑群体免疫屏障全面贯彻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的要求,把责任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整治三年行动,全面排查整治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化品、燃气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扎实开展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落实最严防火令,严防森林火灾。加大洪涝、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重大风险隐患防范治理,加强汛情、灾情分析研判和应急值班值守确保安全度汛

强化社会综合治理营造良好社会风气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强化平安小枧建设,加快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和禁毒、反邪教工作,深入推进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飓风”专项行动、“治重化积”专项行动,积极创建省级法治政府示范镇。

七、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探索提出“党建引领三链融合”的基层治理模式,做优“枧·爱”党建品牌,小枧镇作为四川省首批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单位,率先在社工体系中建立党组织,探索小枧镇乡村振兴片区党组织建设工作,成立乡村振兴党总支以支部强带动产业强,充分发挥片区党组织“引擎作用”,片区内开展以强带弱、联手合作,打造共建共享新模式,共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奠定基层治理基础。充分利用镇党委、社区党组织、党小组、党员“四级党组织”,带领群众共同参与基层治理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