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区家庭医生临床服务能力建设试点项目接受国家卫健委专家组评估
11月16日,四川省家庭医生临床服务能力建设试点项目现场评估会在游仙区召开。 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基层信息化与健康管理处处长汤学军和国家专家组其他成员、四川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主任周力及省项目办相关人员,绵阳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晓林,副主任田卫,市卫生健康信息中心主任何力,游仙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姚永强,区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樊远兵,副局长任化军、信息中心主任邹锐及相关人员出席会议。会议由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主任周力主持。
评估会上,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主任周力、游仙区卫健局副局长任化军分别就四川省和游仙区在家庭医生临床服务能力建设试点项目的总体工作进展、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工作成效、项目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建议向专家组进行了汇报。专家组在现场查阅项目建设相关材料并进行项目座谈,就项目建设运行机制、技术运用进行了交流和探讨。随后专家组成员和与会领导到游仙区石马中心卫生院和石马中科社区村卫生室进行实地查看。
在石马中心卫生院,区卫健局信息中心主任邹锐向专家和参会领导介绍了游仙区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应用,演示了通过居民电子卡自助服务终端申领打印电子健康卡,挂号、缴费、查询就诊信息,查询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等应用场景。在门诊医生和村卫生站诊室,医务人员演示了辅助诊疗系统和智能外呼系统在临床诊疗和基本公卫慢性病随访中的应用。专家组对游仙区的项目建设成效给予了高度肯定,表示游仙区通过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优化诊疗流程,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促进健康数据高效使用,增强居民获得感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2019年,由国家卫健委组织实施的家庭医生临床服务能力建设试点项目正式启动,游仙区成为全省3个,全国27个试点区县之一。该项目旨在探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信息技术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游仙区卫生健康局积极统筹协调,深度参与推进系统的功能设计、开发、部署、培训、应用。2022年12月,家庭医生临床服务能力项目系统完成在游仙区的部署并在全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镇卫生院,198个村卫生室全面上线应用。在诊疗过程中,辅助诊疗系统可以及时为基层医生提供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病例作为参考,帮助医生训练临床思维,规范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行为,降低基层医疗机构误诊漏诊风险。在基本公共卫生慢性病随访中,智能语音外呼系统可以实现对签约慢性病患者进行更高频次的定期随访,更及时准确掌握患者健康状态,对重点患者开展监控及提醒,对不同疾病分类的患者定制个性化的健康宣教,让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应用系统一年来,游仙区基层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基层上传率由之前的4.7%下降至3.06%,游仙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满意度由之前的93.5%上升至96.8%.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审核:任化军 拟稿:文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