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建议

2020-10-29 15:00文章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绵阳市游仙区委员会机关
字体:【    】 打印

一、总体情况

现代农业园区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2019年,游仙区启动了“花果桑田种药菜”七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和建设。即,培育建设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游仙区蔬菜种业现代农业园区;2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游仙区优质粮油和水稻制种现代农业园区、游仙区优质蚕桑现代农业园区;3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游仙区葡萄+青梅水果现代农业园区、游仙区稻渔共生现代农业园区、游仙区道地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1个区级现代农业园区—游仙区花舞游仙现代农旅产业园区。目前,蔬菜种业现代农业园区已被作为省级培育园区,葡萄+青梅水果现代农业园区被认定为市级培育园区,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十分清醒而客观的看到我们的短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划引领不足。我们虽然从产业布局上有了空间规划,但在建设规划上用功不够,导致产业落地缺乏规划的支撑。

2、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百花齐放”,一个乡镇、一个区域甚至一个村都要发展多种产业,缺乏整体性,除粮油、蚕桑外,难以形成规模,突出不了优势,更形成不了品牌。(比如:一提到三台,大家就知道麦冬产业和藤椒产业;一提到涪城,大家都知道蚕桑产业;一提到安州,大家就想到魔芋产业等等,值得反思!

3、三次产业融合不够。一产规模不大,难以给涉农二产提供足够的原料,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带动能力和辐射作用不明显,三产投入少且特色不突出,难以形成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以涉农二产为例,全区农业企业209家(另有专业合作社392家,家庭农场290家)。 其中的8家省级龙头企业中没有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企业2个(仙特米业、金太阳饲料公司),年销售收入1-5亿元的企业3个,亿元收入以下3个;52家市区级龙头企业及其他企业实力较弱。现有产品科技含量低,农副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有份额小。无法形成以二产带一产的持续发展局面。

4、农村改革推进不实。主要表现在部份村级组织对改革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对改革的业务工作不熟悉,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应付了事,导致改革推进不实、成效不佳!

5、要素保障机制不全。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在国计民生中负有“压舱石"的作用,而现代农业园区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需要各种要素持续不断地保障农业发展。

二、加强农业园区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建议

1、抓规划。建议由区城乡发展试验区牵头,区财政落实专项资金,要按照“经营规模化、组织集中化、投入集约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产业融合化”七化合一的思路,加快编制园区建设规划,努力实现“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群众受益”的发展格局,加大招商力度,吸引更多优质的企业加入园区建设,推动园区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2、重改革。建议由区委农办牵头,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规划局、区城产融合发展试验区等以及涉及乡镇负责,务实推进涉农相关改革,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各方参与和投入的积极性,充分放活农村人、财、地、资源等要素,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3、建机制。建议由区委农办牵头,相关单位负责,固化以下几个长效机制。一是创新财政投入机制。增加农业园区建设专项支出;各项涉农建设项目要尽可能向农业园区集中,同是要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安排。二是创新园区建设的用地机制。切实改善国土部门土地利用规划缺乏前瞻性、集体建设用地政策脱节等问题,创新工作机制,创造性落实农业用地政策,促进农业园区建设。三是建立督导评估机制。制定游仙区现代农业园区评定标准,执行拟培育园区优化更替机制,实行农业现代农业园区优胜劣汰机制。将现代农业园区工作推进情况纳入对各镇领导干部履行工作职责的督导考核范围,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年度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估,将督导和评测结果纳入乡镇年度农业农村工作考评内容。

4、树品牌。建议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打造游仙区域化大品牌,选树“三品一标"农产品,构建品牌营销体系,不断推出游仙名优产品,以品牌效应助推产业发展。

5、促融合。建议由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牵头,区农业农村局、区工信局、区文广新旅局负责,编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规划,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