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托育服务发展,破解“带娃焦虑”的建议

2022-03-10 10:08文章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绵阳市游仙区委员会机关
字体:【    】 打印

“全面二孩”政策已于2016年放开,少部分地区在2021年甚至放开了三胎政策,但新生儿出生率却不高,有的地方呈现出逐年下降。经初步核算,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1062万人。这一数字低于2020年的1200万人和2019年的1465万人。而在绵阳,仅看2021年上半年,绵阳市新生儿疾病筛查数据中的新生儿10244人,比去年同期12309人下降了16.78%,新生儿数量也在大幅下降。许多育龄夫妇不愿生、不敢生,双职工家庭孩子没人带、养育费用高是两个主要的原因。据相关调查资料,大概有1/3的家庭有托育的需求,还有2/3的家庭愿意自己或祖辈照料婴孩,在这1/3的家庭里,成功入托率近两年大约在5.5%-7%之间,这个比例极低。要解决以上问题,构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降低生育养育成本刻不容缓。

目前,我区婴幼托管服务机构主要有公办托教机构、还有一些民办的早教机构等,所处的位置和能提供的服务及数量与广大家庭的需求相差较远,且价格居高不下,特别是0-3岁的婴幼儿托管大多数仍传统的由祖辈参与日间看护,而随着延迟退休政策的即将出台,祖辈的看护也将成为历史。优化托育机构支持政策,破解双职工的“带娃焦虑“,帮助广大城乡家庭解决婴幼儿托管难题已刻不容缓。

因此建议:

一、优先发展普惠性托育机构服务。目前市场出现了很多托育机构,但部分托位空置的现象也较为普遍,主要原因之是价格高。相对来说普惠性的托育机构、公办的托育机构,则由于品牌、质量、安全性、价格的原因,家庭较为信任,往往供不应求。建议要再规划一些公办幼儿园在满足区域内3-6岁儿童入园需求的基础上开设托班或扩大托班规模,实施托幼一体化管理,优先解决1-3岁低龄段婴幼儿的托管需求。对普惠性托育机构,价格要接受政府的指导价,不能超过最高限制,政府可按每增加一个托位,给予托育机构一定补贴;也可根据托育机构招收孩子的情况,提供每月的运营补贴。

二、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婴幼儿托育机构。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在居住人群、就业人群密集的区域开设社区托育机构,为0-3岁婴幼儿提供日托、计时托等多样化的个性服务。在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老小区设施改造过程中,在镇(街)、村(社区)调整改革后的闲置公房中,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些托育机构设施建设。

三、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托育师队伍。将托育师纳入职业教育、再就业教育培训规划,对其从业人员加强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重点要培训法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职业技能,以建设一支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的托育师队伍。

四、加强对托育机构的监管。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制订出台地方性托育机构服务标准,加强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卫健、教育、市场监管、人社等政府职能部门要对托育机构的准入及运营工作加强监督管理。